2022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揭曉

2023-01-01 09:00

2022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聞人物

01

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梁步閣:打造“透視眼”雷達,助力應急生命救援

梁步閣,中南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曾獲得第24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、2022年湖南省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等榮譽。二十年來,他一直致力超寬帶雷達研究與成果轉化,為我國搶占世界超寬帶雷達技術高地、開拓性發展超寬帶雷達產業作出了突出貢獻。2022年4月29日長沙望城自建房倒塌,他作為現場救援專家組成員,六天五晚幾乎不眠不休,攜帶MIMO雷達生命探測儀、多模融合生命探測儀等新裝備進入一線,對第6-10名深埋人員精準搜索定位起到重要作用。

02

“裁出來的世界冠軍”董青:以技能報國展現青春擔當

董青,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教師。10月24日,在2022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芬蘭賽區, 23歲的董青技高一籌,從2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中脫穎而出,斬獲時裝技術項目金牌,完成了個人的“青春匠心”,也實現了我國在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項目上的“三連冠”。跟隨媽媽在制衣廠長大的她,自幼就喜歡服裝制作,并在中考后進入職業學校服裝專業學習。從一名普通的職校生到世界冠軍,董青表示“這個時代賦予了我們展示技能、展示自我的機會,只要一直保持初心,不停地去鉆研、摸索,就可以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。”

03

“詩歌引路人”李柏霖:陪山里娃登上“中國文學盛典”

李柏霖,懷化市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語文教師,她所在的學校,約一半學生都是留守兒童。“什么樣的語文教育,才能給孩子們一個更豐富美好的精神世界?”李柏霖決定用詩歌滋養孩子“心田”,在孩子們心中播撒詩歌的“種子”。5年來,她帶著學生們一共寫下了各類主題的詩歌1400余首,溫暖照亮了大山孩子們的童年。11月20日,李柏霖帶著學校7名“小詩人”登上“中國文學盛典?魯迅文學獎之夜”頒獎晚會,孩子們用一首首詩歌打動了觀眾,并作為頒獎嘉賓給獲得詩歌獎的“大詩人”頒獎。

04

“夫妻教師”朱細芬、李亞東:扎根鄉村傾心育人十余年

朱細芬、李亞東,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老師。這對出生于80年代末的年輕夫妻,大學畢業后便一同扎根大山深處,在這個“半條被子”故事的發生地發光發熱。走進山里,走上講臺,夫妻倆以愛為底色做教育,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。“作為鄉村教師,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紅土地上的‘小樹苗’真正長成‘參天大樹’。” 這是夫妻倆的心聲,也是將青春奉獻給鄉村教育的廣大鄉村教師的寫照。

05

“總班主任”郭曉芳:在“云端”點亮千萬孩子的夢想

郭曉芳,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,湖南省“我是接班人”網絡大課堂總班主任。郭曉芳將新時代“云端”思政課進行多維度創新,用一塊屏幕打開網絡思政教育新天地,將課堂設在演播室,把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學生喜愛的時事、人物等“活教材”中,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網絡思政品牌,“我是接班人”網絡大課堂就像是一束光,照亮三湘四水的每個角落,照亮千家萬戶的每個孩子。

06

“交通安全守護者”湯其雪:學校路口義務護學16年

湯其雪,醴陵市王仙鎮小學退休教師、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。16年前,在學校交叉路口,湯其雪看見學生因避讓不及亡命于車輪之下。心痛不已的湯老師做了一個決定:他要在這個車禍頻發的路口疏導交通,保護學生的安全。從那以后,他每天近4小時的義務“執勤”幾乎從未間斷過,16年來,再也沒有一個學生出過安全事故。他把辛苦、危險、擔憂,留給了自己和家人,把方便、安全、踏實,留給了學生和家長。

07

“變廢為寶”鄧佳威:演繹“理工男”的創業傳奇

鄧佳威,長沙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在讀研究生,專注高端硫酸鎂綠色制作技術。他在“變廢為寶”中找到商機,大學畢業就創辦了重資產的化工廠,歷盡千難萬險企業步入正軌后,他又回到大學校園讀研。讀研期間,鄧佳威成功申請了13項實用新型專利,帶領團隊攻克了廢硫酸綜合利用技術、重結晶閃凍技術和后處理改性技術三大核心技術,使產品成本更低、品質更優、附加值更高,生產過程實現零排放。如今,他的公司產品遠銷歐洲、東南亞,年產值超2500萬元。

08

“金牌女教練”于紅俊:3個月率隊兩奪全國冠軍

于紅俊,長沙市明德華興中學體育老師。“95后”的她,分別在2022年8月和11月,帶隊奪得中國初中籃球聯賽男子組總冠軍和全國體校U16籃球錦標賽前十六強決賽(男子組)冠軍,兩次賽事她都獲得最佳教練。外表溫柔的于紅俊在場上是“于導”,執教雷厲風行、聲音鏗鏘有力;在場下是“俊姐”,對孩子們的關懷無微不至。她經常鼓勵隊員,“不是因為你有希望才堅持,很多時候是因為你堅持了才有希望。”

09

“無腿少年”彭蘭溪:用雙手“走”進大學

彭蘭溪,2021年度“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”。兒時的一場意外車禍,讓彭蘭溪高位截肢,從此只能與輪椅為伴。然而,面對命運,他沒有繳械投降,而是學會用雙手“行走”,一步步撐起漫漫求學路。經過刻苦努力訓練,彭蘭溪坐在輪椅上可以打籃球和羽毛球,還能在水里自由地游泳,泳速比很多雙腿健全的人都要快。今年夏天,18歲的彭蘭溪成功被湖南科技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錄取,他說“我是假肢最好的試驗者,因為我知道失去肢體的人需要的是什么”。

10

“科普志愿者”張永強:奮戰科普一線24年

張永強,郴州市宜章縣第一中學農村中學科技館館長。他扎根基層從事科普教育24年,充分調動科技館資源,讓同學們走出教室、走進展廳,將展品與課本知識結合,使科技館成為同學們的第二課堂,指導學生在縣級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中獲獎上千項。他曾參與推動中國流動科技館來到宜章縣展覽,還多次邀請特殊學校學生、困難學子、山區留守兒童等群體參觀,累計人數達萬余人次。“心中有光,夢在遠方”,張永強憑借一以貫之的信念,點亮與成就更多學子的科技夢。

湖南正申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長沙市岳麓區桐梓坡西路187號 電話:400-888-6691    0731-89714008 郵箱:sales@zennze.com
技守護健智慧引領未來
TECHNOLOGY SAFEGUARDS HEALTH, INTELLIGENCE LEADS THE FUTURE